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4 题号:11169786
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载,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以下观点与司马谈对儒学的阐释相符的是
A.儒学因为太艰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B.批判儒学的纲常伦理压抑人的个性
C.儒学有利于维护长幼尊卑的礼数D.肯定儒学以德治民的累世功绩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汉武帝时重用儒生,将儒家思想上升为正统思想,从儒家思想内涵上讲主要源于
A.仁、仁政,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B.礼、克己复礼,重视社会秩序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三纲五常
2018-03-23更新 | 12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2016-11-27更新 | 2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

A.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B.儒家吏治在于维护民权
C.两者奉行相近似的选官标准
D.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
2019-03-05更新 | 3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