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4 题号:112909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关注时局,探索新知,不断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需要与思想发展”这一主题。选取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有关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相关内容,完成问题。

表一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表二 清末新政的有关内容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两项有关晚清政府改革举措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炼信息精准,史论结合)
2020-09-29更新 | 14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畲为代表的士大夫,循着晚清经世致用的实学理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命题。虽遭遇举国冷遇的困境,却影响了后世国人对救国真理的探索过程。面对甲午战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更是“以敌为师”,梁启超还在《戊戌政变记》中将变法看作是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尝试的结果,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从而促成“天下人士咸知变法,风气大开矣”。辛亥革命后,面对社会乱象,陈独秀将新文化看作是国人教国方案和思想启蒙不断走向成熟的结果,认识到“价值观才是根基。没有多数国民之价值观念的转变,共和制度就成了无本之木”。新文化运动后青年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救国真理的探索“价值观才是根基”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文字简洁,逻辑清晰)
2021-10-26更新 | 533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的自我保持是文化生存的必要条件。它不同于酒精瓶内生物标本式的“保持”,而是一种生命机体的“保持”。这种自我保持不可能在封闭的、非生命的方式中完成,而只有通过与范围不断扩大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必要的文化补偿点,才能得以实现。

文化的自我更新是文化生命运动的表现。它不意味着邯郸学步式地抛弃自我,以致无所措手足,而是在生命运动中不断通过自调节和被调节,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文化流行的勃勃生机,开创文化的新生面。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19-03-27更新 | 1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