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9 题号:1135779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史学集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的历史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鹏《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级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作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局面的?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说明“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的理由。
(3)据材料三,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行省制“优”在何处?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019-12-01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2021-11-02更新 | 9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治理有效”一直是古代中国历朝政府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打击原六国贵族的反秦活动……!秦统治者构筑起从朝廷到地方,从三公诸卿到乡里什伍的一套庞大的、多梯级的统治机构,恰似一座金字塔,高踞塔尖的是封建皇帝,而压在塔底的则是劳动群众。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秦汉卷)

材料二 随着市场交易活动渐趋繁盛,市内店铺为扩大经营空间,逐渐出现私造偏铺、乱起楼阁等情况。《宋刑统》规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1024年,仁宗诏令:“京师民居侵占街衢者,令开封府榜示,限一岁,依立表木(界限)毁拆。”

——摘编自李永《繁华背后:“违建”侵夺中国古代城市空间》

材料三 元代北方游牧民族入统中原后,以许衡、姚枢为代表的中原士人在社会动荡、文化衰微的背景下,慨然以道自任,弘扬儒学,推行“汉法”,教化民众,对有效治理地方和传承传统文化作出了一定贡献。

——王玉德、冯志根《元代中原士人与文化传承》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构成秦“金字塔”统治机构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宋代都城出现“侵街占巷”现象的主要原因。归纳北宋政府的应对措施。
(3)据材料三,归纳元代“中原士人”“治理地方”的主要做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有效治理”对推进“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启示。
2020-02-10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