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5 题号:11366726
鸦片战争后的十余年间,中国社会思想的主潮流是
A.儒家三纲五常观念
B.接收西方宗教观念
C.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作为一种政治势力,洋务派内部的情况十分复杂。在洋务运动中,中央的奕䜣和地方上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间有矛盾,曾、左、李等人相互之间有矛盾,老牌的洋务重臣李鸿章与后起的张之洞之间也有矛盾。材料说明
A.洋务派内部存在利益冲突
B.洋务派缺乏共同政治主张
C.地主阶级具有时代局限性
D.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
2019-04-05更新 | 1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张之洞的《劝学篇·设学第三》不仅以“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而且强调当致力于“政、艺兼学”〔艺:西方先进科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以西方为本位的文化取向开始出现B.洋务派赞同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C.甲午战后中国学习西方的范围扩大D.张之洞主张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2020-01-11更新 | 1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薛福成在《变法篇》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材料表明他的主张是:
A.求富”、“自强”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中体西用”D.“西学东渐”
2017-10-26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