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11475019
《礼记·王制》记载周初:“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而俊士受学七年考试合格称“小成”,九年考试合格称“大成,成绩优异者可通过司马推荐“进士”。材料表明
A.西周选士制由惟亲向推贤转变B.世卿世禄制度面临崩溃的局面
C.宗法制度受选官制变化的冲击D.早在西周时已存在考试选才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王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信息包括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世袭制             ④等级制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9-25更新 | 6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春秋列国在诸大夫会议和国人会议中讨论的和决定的多是国之大事。国君如有认为犯了玷辱邦国的错误,即使是不可避免的,也应当在诸大夫会议上,特别是在国人会议上,对众表示罪己,建议改立自己的儿子或公族他人为君。这一现象表明春秋时期(     
A.政治局势分裂动荡B.具有原始民主制的遗风
C.贵族拥有广泛特权D.思想争鸣影响政治稳定
2023-09-01更新 | 2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君子小人之分野取消了,万民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凭借个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缔造自己的身份地位。”该材料评述的制度是(   
A.世袭制B.推举制C.科举制D.军爵制
2016-12-13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