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清末新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2 题号:11475030
1908年,江南新式学堂在招生方面间的这样一种来,学校初设时,亦尝贴广告于通街。招人就学。乃特之许以,初无鬼线报至之人校董不得已,则择其家有子弟,而其力又足使之就学者,亲律教许以有破学费。然犹应者十一,拒者十之九”。这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体西用的思想根滦蒂固B.科举制度的影响不易根除
C.中国人对新体制的不信任D.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艰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1909年9月广东咨议局成立,咨议局主要活动为由督抚召集会议,并提交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和审核政府财政收支等各种议案。这表明咨议局的设立
A.体现了清政府主动探索中央集权体制改革
B.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C.实现由专制统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转型
D.是议会政治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初步尝试
2022-02-17更新 | 5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20世纪初期,留学生通过归国考试获得功名,或进入清朝翰林院等学术机构,或进入各级行政机关。这样,一批不见经传的留学生迅速崭露头角,被推上了社会大舞台,成为各个领域的知名人士。阅读如下1905—1911年留学生获得翰林、进士、举人人数统计图。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A.留学生成为政府中坚力量B.清朝统治危机得到缓解
C.彻底改变了政府官员结构D.政府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2021-12-23更新 | 85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10年8月,《国风报》一篇文章中写道:“十年以来,我国朝野上下莫不奋袂攘臂,嚣然举行新政。兴学堂也,办实业也,治警察也,行征兵也,兼营并举,日不暇给。然而多举一新政,即多增一乱端,事变益以纷,国势益以抢攘。”这揭示出清末新政
A.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B.没有取得实质的成效
C.在多个领域同时并举D.以加速近代化为目标
2022-04-19更新 | 3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