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0 题号:1149773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在1895-1901年间,除去铁路业不计,新办企业的资本已是洋务运动30年全部民用工业资本的一半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至1919年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创办了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南京利亚厂(以下简称南京水利厂)该厂产出的化肥不仅填补当时国内生产的空白……被时人誉为“远东第一”

——摘编自李沛霖《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南京永利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及其表现,说明一战后造成中国民族工业走向萧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清政府施行的矿务政策主要是大力发展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对民间开矿的态度基本是禁止和限制的。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巨额赔款,清政府财政左支右绌,一些官员提出“广制造、兴矿政,以开源也”,呼吁发展采矿业以挽回利权。清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实业救国“于国计民生两有裨益”,逐渐改变清初的矿业政策,开始允许民间开矿。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正月,清廷下旨命各省五金各矿“宜及时攻采,以期推广”。

——摘编自程博《清末民初矿业法制变革初探——从焦作煤矿实便展开》

材料二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中华民国矿业法》,置各矿于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并要求所有外资经营的煤矿依法划区设权,领取开采执照或者重新改组。实业部对于无证私采之矿,加以取缔;并将已设定矿权的矿,按期开列清单,分发各路局查考。依据矿业法的规定,矿税被分为矿区税与矿产税两种,凡已设定矿权的厂矿必须缴纳矿区税,该税由农矿部(或实业部)委托省市主管官署代为征收转解。对于各大矿业公司,其矿区税数额较大者,由实业部直接催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逐渐加强了对重要矿产资源的统制。1931年11月,由实业部牵头召集救济长江煤业会议,并于上海设立国煤救济委员会,以应对长江流域的煤荒,促进煤矿业产运销合作。1933年6月,实业部召集各煤商及有关各部召开修车运煤会议,以增进运输而谋路矿之合作。1935年,国民政府以钢铁关系国防安全为由,规定苏、皖、鄂、赣、湘五省境内铁矿将不再准许人民承租,全部收归国营。

——摘编自向明亮《国民政府矿业政策与矿业发展述论(1928—1937)》

材料三   1994年,国务院发布《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确立了矿产资源的资源性资产性质以及政府与企业之间平等的财产交换关系。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矿产资源法》,允许矿业权流转,这促进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使得矿产资源管理逐步走向市场化。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在此后高速发展的中国矿业中经受住了考验,而在与国际矿业越来越紧密的融合中,中国矿业也在不断拓宽视野,逐步提高其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摘编自赵凡《我国矿业权制度改革40年综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矿务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矿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实施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90年代中国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意义。
2022-12-10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学熙,华北地区早期工业化的奠基者。1894年,周学熙考中举人,次年甲午战败,列强侵华加剧,许多实业家纷纷设厂救国。受此影响,周学熙毅然做出弃举业投实业的决定,1897年他开始涉足实业。1898年,周学熙以天津为基地,开始创办北洋实业。庚子战乱(即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开平煤矿被美人霸占,周学熙提出“以滦制开”策略,成立滦州煤矿有限公司,注明“招股权为华商,概不搭入洋股”。后因美商与政府官僚勾结,滦州煤矿内部瓦解,与美商斗争败。1906年,办启新洋灰公司,为站住脚跟,周学熙时刻关注西方水泥制造工艺的改进和新设备的发明,不惜重金引进。辛亥革命后,周学熙两度居北政府的财政总长。

——摘编自段明艳《实业巨头到北洋财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周学熙弃举业投实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周学熙的实践活动。
2019-07-05更新 | 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往者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耳”。

——《嘉定县志》

材料二:下图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在 1899—1930 年间与外商占南通地区产量比例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家庭手工业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动及其与近代民族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 1899-1912 年相比,1912-1925 年间大生纱厂获得迅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020-12-18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