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隋唐的商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9 题号:115827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形成特点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绸之路的形成,从历史角度看,其意义的重要不在于丝绸的转运,而在于有了这条通达的道路之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

——吴于廑《世界历史》



问题
(1)丝绸之路开通于何时?
(2)列举通过丝绸之路络绎往返的主要物质文明成就。
(3)通过丝绸之路,哪些地区的精神文明创造可以随着时代的演进而络绎往返?
(4)举例说明通过丝绸之路人类精神文明是怎样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发展的?
2019-10-22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尚书·盘庚中》记载:“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
材料二 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新唐书·食货志》


材料三 白银在宋代已具有货币的各项职能,到了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流通更加广泛。1436年解除银禁,白银的流通便公开化,且更普遍,朝野上下都使用白银,白银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成了正式通货。到嘉靖年间(1522-1566年)政府又规定了白银同钱的比价,还规定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遂取得法定通货的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飞钱”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概括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3)商朝使用贝币,秦朝通用圆形方孔钱,北宋出现纸币,明清使用白银。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2018-04-03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唐置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判官多至数十人……(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朝廷)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民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摘编自《旧唐书》《唐会要》、(宋)洪迈《容斋随笔》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种经济类型?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经济类型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发展的特点。概括明万历年间苏州丝织业呈现出的新现象。
2018-04-24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