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4 题号:1168166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房玄龄(579~648年),齐州临淄(今山东济南)人。唐初名相,也是唐朝开国功臣。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自,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唐太宗在位期间,房玄龄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显为宽松,律条也臻完备,制定了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对后世影响极大;监修国史,主编了二十四史之《晋书》;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其省并中央官员之举为贞观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唐太宗以诗颂扬玄龄为国求贤:"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房逝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

———摘编自《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房玄龄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房玄龄取得卓著政绩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当初是最先剪辫子的人,辛亥革命以后反而蓄发留辫,整个一位“前清遗民”; ……他平时讲课和谈话,张口就是“子曰诗云”;他……自称是“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然而回国以后却变为思想最“守旧”的卫道士,他反对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力主尊孔读经,公然说:“现在社会大乱,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君主”;他十分熟悉西方文明,然而却从中得出结论:“欧洲人所热切希望并极力去实现的民主主义文明,就是我们中国人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东西”,他狂热地赞美中国封建社会落后丑恶的东西,如一夫多妻制、纳妾现象、女人缠足等。
材料二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
——摘编自《狂儒辜鸿铭》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以来辜鸿铭对待东方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你如何评价辜鸿铭?
2016-11-27更新 | 11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高颎(541—607),隋代第一名臣。字昭玄,一名敏,渤海落(今河北景县)人。颎少时明敏有器局,略涉文史,尤善辞令。开皇元年,高颎奉命与郑译、杨素等修订刑律,新律废除了枭首、减轻了徒刑。隋代户等的划分因长吏怠情,多有不实。隋文帝采纳高颎建议,推行输籍定样的措施,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300家或500家为一团,按中央标准确定户等上下,重新规定应纳税额。利用这一方法,将大量隐漏、选亡的农民转为国家编户。开皇九年,隋军大举伐陈。晋王杨广等为行军元帅,高颎为元帅长史。三军咨禀,皆取断于颎。这次战争结束了东晋以来南北纷争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高颎不但才能出众,而且善于识拔人才。隋朝有名的文武大臣,几乎都出于他的引荐。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颎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高颎取得功绩的原因。
2021-04-27更新 | 1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子》是战国中期在中国出现的一部伟大经典著作。其经济思想代表着贵族和新兴商人利益,认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用人类的自利观念去解释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他说:善于把握利益之所在,人民必然赞美而安定,不用指挥就会去,不用招引就会来,既不烦劳也不干扰,而人民自然富裕,就像鸟雀孵卵.无形无声,只见其成功。管仲这一思想,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有什么差别吗?在消费问题上,管仲主张崇俭却又鼓励奢侈,这是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不是一种矛盾,两者应用的场合和所要达到的目的迥然不同。奢侈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手段。

——摘编自李琳、杨柳《<管子>与<国富论>的经济思想比较》

材料二   关于消费,阔绰和鄙吝是两个应当避免的过失,认为害怕失去金钱而不敢使用金钱的守财奴,对经济发展没有什么贡献。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财富是人们关注的中心,发展贸易自由,生产力就会发展,财富才能增加。社会富裕水平不同,取决于农业和工业的兴盛情况,特别是工业的兴盛情况。罗马帝国的没落和经济的衰退,起因于它的土地制度,而城市经济的兴起,则由于工商所享有的自由不受限制所致。

——据亚当·斯密《国富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管子》与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思想的相通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经济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0-09-08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