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北宋五子、朱熹的思想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12265461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从而强化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下列主张最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佛教禅宗五祖弘忍选择衣钵传人,座下两大弟子神秀和慧能在接受考核时曾经写出两首流传后世的偈语。神秀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慧能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个强调“渐悟”,主张做学问要从因到果,循序渐进;一个强调“顿悟”,主张做学问看缘法,倒果为因,直指本心。由此造就了禅宗历史上最著名的真伪六祖之争。以下思想家中,各自主张最接近神秀与慧能的是
A.朱熹与陆九渊B.周敦颐与程颐
C.邵雍与张载D.黄宗羲与顾炎武
2020-11-26更新 | 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朱熹强调“世界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这样,朱熹便将个别与一般绝对对立起来,朱熹想以此论证
A.理无所不在,看得见摸得着
B.“尊卑贵贱”等级社会的合理性
C.佛教和儒家思想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D.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
2017-11-11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朱熹指出,知识是道德的必要前提,道德也是知识的基础,并可范导知识。他将知识的直接目的与最终目的分别指向“明明德”与“明心之全体大用”,从而入于圣贤之域的道德境界。表明了其知识的依归与目的是为道德这一主张。由此可见,该主张
A.认为道德是知识的基础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强调了人的历史使命感D.汲取了自然科学的成果
2020-11-24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