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清末新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1 题号:123046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政治改革重心所在的中央机构的改革,贯穿清末新政时期旧政改革和宪政改革的全程。1901年开始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归并詹事府于翰林院,撒通政使司;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练兵处、财政处5个新机构,增设资政院以“博采群言”,审计院以“核查经费”。后设立学部、农工商部、民政部、度支部、陆军部、海军部、法部,外务部.邮传部理藩部等中央十部。裁撤军机处,颁布了“采取各国君主立宪之制”的上谕,成立“责任内阁”,即“皇族内阁”。并特别设立了弼德院,作为皇帝亲临顾问国务之所,用来防止权位下移。清末新政中,新机构很大程度上是在对旧机构的颠覆中逐渐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谋部即清末新政时期的军咨府,九个行政部几乎全盘接受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央十部。

——摘编自梁慧丽《论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央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新政时期清政府中央机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时期清政府中央机构改革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9月,清政府下令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湖南书院改革再兴。长沙城里,求是书院改为省城大学堂,城南书院改为师范馆,岳麓书院改作省城高等学堂,而原高等学堂校址改为农工商矿实业学堂。受此影响,各府州县也纷纷把书院改为中、小学堂。由于是改造,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不至于负担过重;同时,发展新学时兼顾旧学,阻力较小。学生公费名额得到普遍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容大大拓宽。一个多门类、多层次的近代教育体系,便在湖南逐渐形成。

——摘编自刘泱泱主编《湖南通史·近代卷》


(1)根据材料,归纳清末湖南书院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湖南教育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2-05-24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大事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1年,清政府逐步推出各项“新政”,改革官制、兵制、学制,奖励工商。

1905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组成同盟会,孙中山阐发三民主义。

19059月,清廷废除科举制,大办新式学堂。

190510月,清廷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9月,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612月,湖南、江西交界爆发萍浏醴“革命军”会党起义。

19075月—19084月,仅同盟会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就连续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

1908年,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910月,除新疆奏明缓办外,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咨议局议员选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选举。

19114月,黄花岗起义。

19115月,“皇族内阁”成立,预备立宪骗局被揭穿,清廷空前孤立。

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20世纪初,除清政府外,还有哪两股政治势力在思考中国的出路,并概括其主张。
(2)托克维尔说:“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结合材料中清末新政的相关史实,论证托克维尔观点的合理性。
2021-11-26更新 | 3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庚子之变以后,中国面临自有国家以来未有之奇变,“育学兴才,实为当今急务”。1901年9月,清政府命令各省城设中学堂,各县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学堂,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了大量的西学课程;清政府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并且鼓励自费留学。1903年11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汇奏能《奏订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经颁布后曾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1905年9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名义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并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同年12月,清政府谕令设立学部,序列六部之前,并裁撤国子监,归并学部。1906年,清政府裁撤各省提督学政,另设提学使司,长官为提学使,统管全省学务,并归督抚节制。

——摘编自孔祥雷《论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等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新政教育措施的意义。
2022-01-14更新 | 1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