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 题号:124120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杨慎(1488-1559年),明代文学家,大学士杨廷和之子。第一次参加会试时,因考卷被焚的意外而名落孙山。但他坚持努力,于二十四岁时高中状元。杨慎家中藏书众多,他精通经、史、词曲、金石、书画。杨慎在复古风气流行的时候,张扬文学的华美和创作灵感,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杨慎反对空谈心性,主张从事物本身去寻求自然发展的变化,肯定出于天性的生活欲望及追求物质利益的势利之心。

——摘编自《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慎成为文学大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杨慎的历史贡献。
2021·四川·一模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1583年来到广东,1601年到北京并长期定居,直至逝世。他穿儒服,钻研儒家典籍,交好王公贵族、朝廷官员,和李贽、徐光启是好友。在礼仪制度上他认为祭祖是中国人维系孝道的习俗,敬孔是“为了感谢孔子传下来的崇高学说”,与基督教并不冲突。这减少了“西学东渐”的障碍。

他留下中文著作二十多种。他还“以科学传教”,留下《山海舆地全图》,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等,对于缺乏公理化、系统化、符号化等科学体系的中国士大夫来说确实具有解放的意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既信教,又传扬西方科学和文化思想。

明末,以利玛窦为核心的来华传教士,带来了广泛的西学知识,也把中国的儒学、科技等介绍回欧洲,受到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赞誉和推崇,甚至以儒学反对神权和专制。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能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2019-05-09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主修俄语。这期间,由于对现状极度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秋白的苦闷彷徨达到了极点,他自称这段时间是他“最枯寂的生涯”。1920年秋白以《晨报》特约记者身份前往莫斯科,撰写了大量通讯,介绍苏俄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在苏俄期间,多次会见列宁、托洛茨基等领导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职业革命家。1923年为中共三大起草党纲草案。1924年,参与国民党一大大会宣言起草工作。大革命失败后,秋白参加了南昌起义的决策,主持了八七会议,并作了《将来工作方针》的报告。1930年后,瞿秋白大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鲁迅一起,领导了中国革命文化运动。1935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敌人对秋白软硬兼施,劝降、诱降均告失败,6月18日,秋白赴刑场,一路上神态坦然,用俄语吟诵《国际歌》,在“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声中,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瞿秋白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瞿秋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2018-05-08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连印,出生于1945年,中共党员,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2021年“时代楷模”。2003年退休后,他毅然回到家乡,自筹资金绿化荒山,并签下协议:“一不要林权,二不要地权,30年后无偿交还集体。”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奋斗不止。他带领团队共植树1.8万余亩、200多万株,为左云县环境改善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筹措资金数十万元,在家乡的荒山、荒岭上打了8眼机井,修了3500多米的水泥路,挖了3400多米长的灌溉渠,为村里绿化荒山打下了基础。在荒废的河滩上建成了300多亩的苗木繁育基地,将自己摸索出的适合家乡自然环境的20多个树种,育成树苗近200万株,提供给全村、全县绿化荒山。他还将自己绿化荒山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使张家场村形成的“封山盲林、人工造林、种苗繁育基地、农业科技苑、村庄改造”的经验在全县进行了推广。

——据《时代楷模张连印》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连印退休后绿化荒山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连印退休后的活动体现的优秀品质。
2023-06-26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