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走向联合的欧洲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1 题号:124941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有些主要的事件,影响着美国的地位及外交战略。越战失败和水门事件同时留下的后遗症:巨大的失望同时,20世纪70年代也目睹了像通用汽车这样的私企巨头的潦倒。

——摘编自2001824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法德双方在对外政策上坚持了政治现实主义取向,认识到为保障各自和彼此的安全、稳定和繁荣,在二战后美苏争霸的特殊两极格局下,必须尽快实现和解。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清醒认识、理性界定和务实追求,也体现了戴高乐、阿登纳、施密特、德斯坦、勃兰特等领导人的战略性、长远性政治考量

——摘编自赵明吴《法德和解对东北亚的启示》

材料三 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

——摘编自19811日《日本产经新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外交战略做出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和解的原因和影响。
(3)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特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2月31日发表了题为《共同谱写和平、发展、合作的新篇章》的新年贺闽,指出“合作”也是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代表团是要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宣传个人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存在……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就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

材料三: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中非宣布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人民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 “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深化的?
(2)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理解“同”和“异”?
(3)中国与非洲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意义有哪些?
2019-01-30更新 | 8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成地区政治力量的对比以及政治利益的划分情况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已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美苏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并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材料二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

——敢峰主编《中外名人传记百部·戴万乐》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提出的法国外交的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外交目标提出的背景。

材料三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渡期”国际格局呈现的特点。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影响国与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8-02-03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

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待对手的政治和经济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十年代中期以及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

(3)据材料三,概括“冷战仍在继续”的原因。据材料四,指出当二十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呈现的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的启示。

2017-05-09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