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5 题号:12502456
1902-1906年,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等。这表明(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说人要按照天生本性的要求,要遵从“道”去生活,而认识、把握“道”的过程需要学习、教育。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     
A.崇尚道法自然B.主张崇德尚贤
C.提倡自然和谐D.强调格物致知
2024-03-28更新 | 1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     
A.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B.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D.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2-12-27更新 | 2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勤俭观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商初大臣伊尹认为:“慎乃俭德,惟怀永图”;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把俭与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西汉立国之初,统治者以“寡欲”“无为”的黄老思想治国,提倡俭朴的道德风尚。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流思想B.勤俭教化为历代王朝立国根本
C.儒道思想发展逐渐趋于一致D.农耕文明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
2023-07-05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