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两次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2658175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材料三   日军侵华兵力占其陆军总兵力的比例,19371941年为78%—94%,19421943年为64%,1944年为40%。“在对英美开战后,日本陆军主要战场在客观上仍然是中国大陆”,“它的主力仍然陷在中国战场上”。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资料

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

——美国总统罗斯福

甚至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又无可争辩的事实

——苏联元帅崔可夫

1840年被坚船利炮叩开大门,中国几乎无约不损、无战不败,更至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了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宪章》第23条(1945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2)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材料二中关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其伟大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了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演说。议会中对战与不战争辩十分激烈。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鸦片贩子支持下的自由党在议会中占多数,从而通过了要求政府对中国使用武力的决定。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1842年6月,道光皇帝发了一道密谕,命令有关大员赶快与英国议和。这一密谕直接由皇帝口授,军机章京抄录而下达,朝中大员几乎无人知晓。紧接着,林则徐被革职,清廷大员伊里布等人与英国议和。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英国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两种政治制度对各自国家有何历史影响?

(3)试从社会制度、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外交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比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状况

(4)简述鸦片战争的影响

2017-12-28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次的战争(注:发生于1840—1842年)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分别说明你对“两方面理由”的理解。

(2)为什么说“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3)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实质,简述理由。

2016-11-18更新 | 10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破坏与建设

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17-12-20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