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127311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简况
4世纪初-13世纪末由于北方长时间的战乱,此时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

17世纪中期-18世纪70年代
由于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和吴三桂等发动的“三藩之乱”,使得南方各省受到巨大破坏,尤其是造成四川人口的巨大损失。清政府发布招垦令,鼓励湖广等外省农民入川落籍开垦。同时鼓励汉人出山海关,向辽东、辽西等地区移民。

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迫使清政府最终全面开放了东北和内蒙古的封禁地,向这些地区的移民因此而形成高潮。东南沿海地区则通过向海外移民来缓解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大批移民迁入城镇,揭开了中国移民史新的一页。

20世纪中期-20世纪80年代初
国家建设产生了大量工程移民,其中水库移民达1020万人,交通和城镇建设移民达2130万人。就水库移民而言,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自1950年代开始,是当时“大跃进”的一部分,相应
地产生了大规模水库移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82年,针对“三西”地区(即甘肃省的河西、定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地区)严重干旱缺水和当地群众生存困难的情况,当地政府探索实施了“三西吊庄移民”扶贫,同时实现了救灾、扶贫和生态保护三重目标。1994年,中央政府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个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明确提出“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

根据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怎样看待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让清朝政府继续存在下去,稳步地、有序地进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将会来得更快些,受到的损害也会更小些;革命只会对社会造成破坏,把事情搞糟。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对已经腐烂到如此程度,只在苟延残喘的清朝统治集团,还指望它能轰轰烈烈做出一番大事业,稳定地、有秩序地推进改革,使中国的现代化来得更快些,不说是痴人说梦,至少也是缘木求鱼。

——摘编自金冲及《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

依据材料中一种或两种观点就晚清最后十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06-20更新 | 10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口号。

时间口号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自强”“求富”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一十年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全民族团结起来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农足食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两处空白栏为其分别补充一个当时的口号,并予以阐释。
2023-01-20更新 | 34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茶馆》是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以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以后,北京的社会风貌和生活变迁。剧情梗概摘要如下:

第一幕:戊戌年初秋,裕泰茶馆少掌柜王利发从父亲手中接过茶馆想要开分店,房东秦仲义要涨房钱,办工厂,说那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常四爷因说了句“这大清要完!”被定为谭嗣同一党,被清兵抓走。太后、皇上丢下京城逃跑了,秦仲义的货物全被洋兵扣在了天津,损失惨重。教堂烧起通天大火,映红了半个北京城。秦仲义的布销路很好,他又想建立丹义火柴有限股份公司。但不久因进口料子充盈市场,秦仲义的产品开始滞销。这时门外有号外:宣统退位了。

第二幕:北洋时期,政局混乱。秦仲义的工人一起罢了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0-07-10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