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 商业的发展 > 明清的商业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3 题号:12801712
明万历时,“儒为名高,贾为厚利”得到徽商的普遍认同。当时,徽商家庭多以“第教之儒,成则嗣我声,否亦不失本业”为信条,命子孙分事儒贾,以维持家族“业儒”传统。该现象反映了当时徽州地区
A.尊儒重仕的风气B.等级观念的瓦解
C.商业竞争的激烈D.农耕经济的衰退
2021·安徽马鞍山·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020-09-16更新 | 197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清时期,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东进苏杭无锡,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甚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使“无徽不成镇”叫遍天下。这说明这一时期
①政府放弃了歧视商人的政策 ②商业市镇兴起,城镇经济繁荣 ③私营手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2016-11-27更新 | 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一些市镇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等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这说明明清时期
A.基本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城市布局出现重大的变化
C.市镇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
D.城市经济功能得到了加强
2019-06-10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