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61 题号:12823968
公元前483年,孔门弟子冉有(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辅佐鲁国权贵季康子实行田赋改革,按照田亩向百姓征发军役和军用品。为此,孔子斥责冉有"非吾徒也"。这从侧面说明
A.儒家学派内部出现分裂B.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融合
C.早期儒家思想发生流变D.新旧势力政治斗争加剧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一观点
A.开启了“天人合一”的思想B.与当时政治生态的失序有关
C.突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D.认为天命要重于先祖和君师
2020-12-20更新 | 33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由表格内容可知
人物出处言论
孔子《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墨子《墨子》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
商鞅《商君书》“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荀子《荀子》食者,国之宝也
A.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B.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
C.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D.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
2020-11-08更新 | 4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礼记·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礼记·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这说明当时
A.个人价值服从伦理道德B.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风俗D.礼乐制度得到严格维护
2022-03-06更新 | 10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