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9 题号:1284755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了澳门到里斯本、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等地的贸易航线。1567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此后西班牙人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通过全球贸易渠道,大部分白银最终流入中国。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大量白银涌入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40年来,中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决策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材料三   “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给各方带来的是满满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收获,目前已得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摘编自腾讯新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
特征
15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
地理大发现;出现日心说及近代地理学
18世纪中叶至1870年代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国际关系概念成型、国际展览举办
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期
垄断资本主义扩张;全球交往频繁;国际社会意识加深
192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末
战争、危机、对抗;第三世界形成;资本主义“黄金时代”
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
世界经济滞胀;殖民体系彻底瓦解;全球性机构涌现;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划经济国家的大规模经济转轨

——资料来源于[美]罗兰.罗伯森等人作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历史现象。(说明:既可以是对现象本身提炼出一个主题或观点;也可以对材料进行修改、补充、否定并另外确定一个主题或观点。但都要求进一步补充史实进行论证,并且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1-27更新 | 1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海盗

材料一   1718世纪是欧洲海盗的黄金时代。当时,海盗是被赞美、颂扬、效仿的英雄、爱国者。人们不以当海盗为耻,而以当海盗为荣。“海盗”“这个词语往往意味着英雄主义、自由主义、冒险精神和实现梦想的传奇”。他们的种种品行和事迹流传甚广,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而他们本身更是曾经作为欧洲人心中的民族英雄而家喻户晓!

——摘编自詹才琴《浅谈<金银岛>对英国海盗形象的颠覆》

材料二   乘风破浪,十门大炮;

不是航海,而是飞行。

恐怖是名,海盗是姓。

方圆百里,谁人不惊。

……

左是亚洲,右是欧美。

首领遥指,伊斯坦布尔。

……

一百国家,向我称臣。

……

战事纷起,只为寸土;

大海之中,唯我独尊。

没有王法,没有疆界。

没有国旗,只有我们。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战船是宝,自由是天。

武力是法,大海是家。

前面有船!别让逃遁!

大海之王,在此值勤。

一切猎物,由我分配。

——【西班牙】埃斯布隆塞达《海盗之歌》


提取材料信息,对近代欧洲海盗的形象进行阐释。
2021-11-18更新 | 1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中国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布代替盐成为远距离贸易的主要手工业品,而丝绸的长途贩运量也很大。还应当指出,1618世纪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是徽商、晋商、闻商、粤商、江西商、洞庭商、山东商、龙游商等商帮众多商人的行为,与以往个别商人的经营活动,已不可同日而语。因商业资本的集中,在运河沿线,有临清、济宁、淮安等一批商业都会兴起;在长江和珠江沿线,有汉口、重庆、佛山等一批商业都会兴起;在沿海则有天津、上海、厦门的崛起。在社会上,传统的贱商、轻商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当时,尤其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江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商品交易市镇或专业市镇众多,市镇中商贾林立,商品远销四方。这就把市镇周边的小生产者卷入市场从而导致小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出现了富裕手工工场主和贫穷的雇工。

——摘编自唐文基《16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 大约1300年,欧洲就出现了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所说的“商业革命”。两个世纪以后的地理大发现,又有力地刺激了商业革命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经济模式的衰落和变化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西欧商业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表现为:从贸易范围看来,商业贸易从狭隘的地中海沿岸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世界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其实贸易中心地转移并不仅仅指从地中海到大西洋,它还应当包括贺易中心在大西洋沿岸的转移:从伊比利亚到西欧大西洋沿岸及低地国家最后到英国。

——韩永飞《西方民族国家的动力: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
2020-11-16更新 | 4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