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6 题号:12893271
玉米自明代传入中国后,先是在边疆或者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代前期,玉米在全国各省、州、县多有种植。到鸦片战争前,玉米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玉米种植得到迅速推广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B.人口快速增长的需求
C.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D.新航路开辟联系加强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明初,朱元璋在黄河流域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建立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约4.2亿,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下列关于明清人口增长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封建社会落后的生育观念B.政府政策影响了人口增长
C.民族交融与经济高速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2023-02-27更新 | 2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面对日本倭寇和东渐的西方势力,明、清政府严格限制私人海上贸易,并在沿岸设立哨所,加强防卫,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这反映明清时期(     
A.政府毫无守疆意识B.民间贸易已被禁绝
C.有效抵制列强侵犯D.朝廷海防意识不足
2023-11-09更新 | 15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3】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需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松弛
C.北方经济较南方更有优势D.长途贩运贸易有所发展
2023-12-11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