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751 题号:129254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世纪初,是一个躁动与不安的年代。自从以机器与大都市为代表的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各殖民大国及某利益集团,就开始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新的角逐,最后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恐怖事件导致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丘吉尔《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一战历时四年,31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双方动员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351万人。大战死亡人数达到900万人,受伤2000多万人,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达3000多亿美元。因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一战使德国耗费了1500亿马克的财富,近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连同被俘虏受伤的共达75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六分之一,损失惨重。1918年德国民用工业生产下降57%,农业收成减少50%,经济濒临崩溃。


1.“偶然的恐怖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大战产生的重大结果。
3.江泽民总书记曾在日内瓦裁军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要牢记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坚持奋斗。谈谈一战带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依据下列图片,请回答:

图一 威尔逊 罗斯福                                             图二 威廉二世 希特勒
(1)图一中两位总统分别对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2)图二中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它们对待战争的态度如何?这种态度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对世界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2017-10-14更新 | 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93年法国和俄国结为同盟,面对这一腹背受敌的地缘政治现实,德国仍然固执的转向“世界政策”并发展大海军,以获得“阳光下的地盘”。因此,英国主动向德国靠拢并进行了三次同盟谈判都失败了。
材料二   数百年的商业积累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西方社会最终进入“帝国时代”,这意味着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
(1)“阳光下的地盘”是指什么?英国同德国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何在?
(2)怎样理解“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
材料三、“凡——华”体系播下了更多纷争的种子,它从诞生那一日起,就注定它是短命的,并要孕育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战争。
(3)为什么会有这种断言?
2016-11-18更新 | 5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

——摘自《圣彼得堡来客》

材料二   (一战后初期)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材料三   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

——摘自《丘吉尔的一生》


(1)材料一、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为“魔王”,为什么?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是怎样“制止俄国”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并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丘吉尔的外交准则。
2023-01-06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