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3 题号:129613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马说:“长夜漫漫,既有时间酣睡,亦可让人听享故事的美妙。”夜晚讲故事是中世纪欧洲人长期形成的用来打发长夜的习惯。直到近代初期,欧洲人法定的劳动日依然是指白天的时间。

材料二   根据1816年对英国棉纺织厂的调查,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基本上长达14小时、16小时,也有长达18小时的。在曼彻斯特,一天的劳动时间较为普遍的是以16小时为一班、休息8小时的作息方式。

材料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的增殖是资本唯一的生活本能,所以,资本家就千方百计地要把劳动日的时间往夜里延伸,要求24小时都占有劳动。夜间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要求”。

材料四   超长时间劳动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从而引起劳工的抵抗。19世纪上半期几乎成了劳资双方为控制劳动时间进行较量的时代。19世纪90年代,英国各行业和企业陆续引入8小时工作制,并采用了两班制或三班制劳动。

材料五   据统计,大约在1870年前后,英格兰的剧院数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伦敦有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彻斯特3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如下表)。

伦敦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翰达德利
2710109657

——以上均摘编自史俞金《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上述材料被用来探究“近代欧洲‘黑夜’的变迁与近代欧洲历史”这一主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以上材料对探究这一主题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婚姻观念
中国西方
婚姻目的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择偶标准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夫妻关系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
2018-05-18更新 | 128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准确)
2017-12-19更新 | 281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欧洲人饮食文化的演变表

15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种类有明显的地域性,如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使用橄榄油,丹麦使用黄油;阿尔卑斯地区多食用肉类,地中海地区多食用谷物类,有的地区则是肉类和谷物兼有
15—17世纪欧洲人食物种类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土豆、玉米、小麦制成的面包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结构,香料成为欧洲人家庭必备品,咖啡、茶叶削弱了传统饮料的地位,即便一般家庭的餐桌文化也日益多彩。宫廷贵族的饮食礼仪为资产阶级所效仿
18—19世纪中期欧洲的食物原料全球供应体系基本确立,如欧洲市场上鱼类品种供应来自世界各地。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使食物的质和量有了飞跃发展。巧克力这时成为欧洲消费时尚,一度成为社会分化后一种财富象征。饼干、罐装类等方便快捷的工业化食品遍布市场
19世纪中期—20世纪食物储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食物储藏电器化,欧洲市场上食物既充足又便宜。人们更加注意食物的营养搭配,分餐制成为新的消费时尚。饮食礼仪体系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社会交际的一种技巧并最终变成了服务大众的比较规范的饮食礼仪体系

——据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证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5-15更新 | 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