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7 题号:13039721
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惠特尼生前不可能意识到他的业绩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他的发明使得南方的经济变成依赖于种植棉花的经济,而这又导致了需要更多的奴隶,这就是一个直接引起1861年南北战争的起因。同时,他创造的生产方法也帮助北方奠定了发展工业实力的基础,使其能够在那次大规模的战斗中打败南方,保存了美国。

——刘秦《发明家与发明》

材料二   1893年,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七年后,汽车开始大量生产,人类进入汽车时代。1903年,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凯蒂霍克海滩的飞行,是人类历史上的首创。经过十年的动荡发展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姜振寰《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1950年,计算机科学先驱阿兰·图灵预测,到2000年电子计算机就可以思考。1956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研究者提出创造一个人工大脑,人工智能领域就此诞生。1980年左右,“专家系统”的概念被计算机公司广泛应用,这是人工智能探索的开端。

——【美】小西奥多.希克《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惠特尼的发明及其创造的“生产方法”,并概述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车工业、航空工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并从交通与世界经济的角度,分析当时汽车工业、航空工业产生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3)指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国家,哪一年?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人工智能”的含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世界修筑铁路情况表

时间 修筑国家或区域 铁路线
1825年 英国 第一条铁路全长约27km,由斯托克顿到林顿
19世纪 美国 建成5条横贯全国的铁路干线,连接东西两岸和南北疆域
1855年 美国 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
1885年 加拿大 建成跨越大陆的铁路
1888年 欧洲 建成加来至君士坦丁堡的大铁路
1903年 俄国 建成西伯利亚大铁路
1910年 南美洲 建成从阿根廷到智利的铁路
184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5490英里
188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22.2万英里
1900年 世界 铁路总长度6万英里

——改编自《欧美大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9公里铁路,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个区段,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后开平矿务局把唐胥铁路从胥各庄展至阎庄、天津,并拟再展至通州,以京中官员反对未果。1890年转从唐山一端向山海关外延展,由于中日战争停工。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奏准修建铁路,修成基隆至新竹段,限于经费,停止展筑。1895年台湾割让与日本,这条99公里的铁路也落入日本手中。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高潮的年份,共修筑8900余公里,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贷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世界铁路发展的总体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铁路大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2020-06-04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十九世纪中期,英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被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超越。当时英国资本家把大量的资本投入到殖民地,建立工厂、开设银行、推销商品等,获取了巨额利润。英国资本家不再重视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当美国、德国大量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时,英国依然使用旧机器设备。

——摘自《英国工业革命简史》

材料二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电力输送的超快高速公路。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了对特高压的专业研究,连续将特高压输电技术列入七五八五十五计划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最终在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等特高压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整套技术。目前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技术方面遥遥领先世界,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标准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世界通用的行业标准,全球168个国家已经跟我国国家电网签订了该技术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专利使用权全部被我国控制。

——摘自《中国特高压技术发展纪实》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被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超越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意义。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2-01-08更新 | 1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贸易中心区的形成与转移,是国际贸易的空间运动形式,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5世纪到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先后发生的地理大发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第二次产业革命,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中心地区也开始由地中海沿岸各国向北大西洋两岸转移。继英国之后,18世纪至19世纪末,在法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运动,都促使这些国家由过去的农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到20世纪初,北大西洋两岸成为世界经济贸易最发达地区,最终奠定了它作为世界贸易中心区不可动摇的地位。

——摘编自何云魁、于志达主编《国际贸易地理概论》

材料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益由纵向的垂直依附向横向的相互依存发展,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联系的大系统。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各大国或大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实力此消彼长,由此构成的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也相应变动,经历了从一国独霸到多种力量并存竞争的演变过程。

——摘编自李景治、林延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5世纪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中心区的转移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演变历程,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
2021-06-07更新 | 3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