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经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7 题号:1309045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17年年底,法国境内已有20万美军,对于厌战的法国人来说,那些生气勃勃的美国军队是鼓舞人心的。1917年下半年,德国发起攻势击溃了意军和俄军。11月俄国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并宣布退出战争,致使数十万德军得以转调西线。1918年春,在德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协约国战线溃不成军,此时威尔逊总统才同意给养运输立即给部队运送让路,新建造的运输船舰赶紧投入使用,美国士兵不久就大批投入战斗。191863日,德军再次进攻到离巴黎只有56英里的地方——马恩河。法军向美国远征军司令潘兴将军求救,美军第二师展开短兵相接的血战,制止了德军的进攻。在随后的反攻中,美国第二师及其所属海战队向德军层层设防、重兵把守的贝莱奥森林发起进攻,经过3周血战把德军赶出了森林。6月德军又在兰斯与苏松之间的马恩河扇形地区发动进攻。8个美军师及时增援法国,8月上旬法美联军肃清了扇形地区的全部德军。此次战役的胜利,为停战谈判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美国陆军作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美国陆军作战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爆发后)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一战的爆发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视线聚焦于欧洲大陆,日本在东亚得以横行无阻。在1914年底日本占领山东之后,中国参战的愿望更加强烈……到1917年8月14日,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敦促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段祺瑞内阁终于站到战局已明显占优势的协约国一边,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选择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曲折历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造成的影响。
2021-02-02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爆发前夕,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得华·格雷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20世纪初,大国间的外交冲突和危机严重且频繁,而可供应对的策略并不多,似乎只有战争这一种解决模式,缺乏妥协缓冲机制和中止终战的可能——没有国联的外交控诉平台,没有联合国五大国协调的机制,也没有国际危机管控的成功经验和范例可供参照,国际治理机制还是一个空白。而战争一旦引爆,则“天然”地具有世界性,爆烈度前所未有。只有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战,以及延续20世纪后五十年的冷战之后,痛定思痛,乱而后治,国际社会才会深刻认识到国际治理和危机管控的必要,必须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利己主义、强权外交至上,才能走向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

——摘编自李杰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具有世界性”和“爆烈度前所未有”的理解。
2023-03-06更新 | 39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近代欧洲的历次战争不同,一战的规模、血腥程度及影响,都远远超乎当时人们的想象。开战之初,大家普遍认为,这次战争就像19世纪的普法战争一样,经过一两个大的战役,最多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见分晓。但谁也没有料到,战争一打就是四年多。战争中,大工业催生出的新发明、新武器得以广泛地试验和应用。飞机、坦克相继亮相,毒气、潜艇轮番登场。在壕沟、铁丝网、机枪、巨炮构筑的现代化阵地面前,成千上万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灰飞烟灭。一战的战场不仅限于欧洲,在非洲、亚洲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战斗。这是一场翻腾四海、震荡五洲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摘编自李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欧洲联合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特点形成的原因。
2021-12-06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