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30922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生产的农业政策,用政府补助来 减少耕地面积,以减少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其次,政府再度提供农业抵押贷款,成立 农业抵押放款公司,规定农业相关抵押借款的年息不得超过 4.5%。与此同时,国会规定建立 地区实验室,增加对州农业实验站的拨款,农业部与各州合作开始进行防治自然侵蚀与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摘编自邹书源《美国和苏联农业现代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苏维埃政权条件下,“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作为 “殖民地”和原始积累的源泉。1930 年 1 月,联共(布)党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集体化速度和 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措施》,提出在农村开展全盘集体化的方针,国家对农物的播种面 积、产量下达指令性指标,运用强制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苏联农 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许多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入社前 出售和屠杀牲畜、毁坏工具、焚烧农产品,使得集体公社的原始生产资料大为减少。

——摘编自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推动农业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美苏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超越英、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归功于一种“美国式”资本主义的出现,这种资本主义体现当代资本主义的特点。市场的作用和国家的作用都得以发挥,混乱的市场竞争中加进了“计划”的因素。新模式使美国克服了自英国创立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后一直存在的经济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

材料二 恃其强大的经济力量,美国在二战后执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独占世界。这种趋势在冷战结束后更肆无忌弹,引起越来越多的指责与不满。可是,我们并不认为美国的独大局面会永久维持下去,历史上也没有国家做到这一点。入侵伊拉克是它单边主义的大暴露,也是无力独霸世界的清楚表现。在“多极化”特征愈益明显的世界,国际协商和合作是唯一的出路。和之前的其他“世界强国”一样,美国的“强国”地位也是一个历史范畴,而美国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自己的作为。

——以上材料摘自钱乘旦《资本主义体系下的“世界强国”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创“新模式”的历史事件及该模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列举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动的除入侵伊拉克之外“单边主义的大暴露”的战争,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2020-11-15更新 | 8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罗斯福对美国经济行了大规模调整。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几乎下降一半,整体经济水平又倒退至1913年。1932年已有86000家工商企业停产,1933年初全国失业工人为1700万,在业工人的工资也下降35%~40%,他们的购买力也下降了15%以上。罢工人数不断增长,1930年为十五万,1933年已超过了一百万。

材料二   “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像苏联人民那样建立社会主义政府,杀死这帮吸血的魔鬼资本家。”

——一名美国工人(1932年)

材料三   1935年的《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最低的工人几乎一夜之间变成能为工农业产品支付几千亿美元的实际买主。”

——罗斯福

材料四   “1935年的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


(1)依据材料一、二,总结当时美国工业面临的困难?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了摆脱危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恢复经济?
(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2020-03-26更新 | 1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1938年)

材料四:1946年开始,英国工党政府用两年就完成了对煤矿、民航、铁路、公路、运输、煤气、电力等部门的国有化。美国政府主要运用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税收等财政政策对社会生产进行干预。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增长一倍。


请回答:
(1)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一、二的情况,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严重缺点”指的是什么?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分析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干预的主要方式。
2019-05-27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