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4 题号:1311654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邓颖超(1904~1992年),大革命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如何才能使妇女的解放和民族与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的道路;同时创办妇女补习学校。大革命失败后,邓颖超在上海坚持党的秘密工作,在严酷的白色恐怖和错综复杂的党内斗争的险恶环境中,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与敌特展开了隐蔽战线上的智慧之战。抗日战争中,邓颖超先后在武汉、重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党的地下工作。她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解放战争时期,邓颖超在深入进行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摸索解放中国妇女问题的好办法,确立了农村妇女工作的方针。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参与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加强对妇女的宣传教育,培养妇女干部。此外,她还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了许多工作。

——摘编自刘春秀《论邓颖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颖超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颖超的高贵品质。
2021·安徽合肥·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漱溟(18931988),原籍广西桂林。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印度佛学。1924年,到山东自办教育,从事所谓“乡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他是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代表论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等。他自称“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来之根柢”,认为“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西洋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和“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这三个“路向”的次第重现就构成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他又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人类文化理想的归宿,要比西洋文化的物质文明高妙,故提出要“打破他往西走的迷梦”,“导他们于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来”。他强调中国社会历史不同于西方中古及近代以个人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只是“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八个字,便“说尽了中国旧时的社会结构”。他断言:现代中国既不能走“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路”,也不能走“俄国共产党发明的路”,只能走“村治”的路。

——据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梁漱溟的思想主张和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梁漱溟“文化三路向”思想进行评价。
2021-04-06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61958年,为支援祖国大西北建设,先后有1472名教职员工从上海交通大学迁到了西安,其中有教授、有年轻的讲师,也有学校教学工厂的技工,以及幼儿园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迁人。

交通大学西迁是国家调整新中国工业建设、文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布局的重大举措,影响巨大、意义深远。西安交大西迁馆有一面照片墙,上面排列着46位西迁教授。第二行左起第一位,就是周惠久。195896日,将近50岁的周惠久一家七口坐着火车来到了西安。迁校西安后,他率先在大学开设金属机械性能课程,并先后主编《金属机械性能》教科书和《机械工程手册》的“材料   强度篇”,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金属力学性能条目,为我国材料   强度学科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惠久教授在金属材料   强度科学方面造诣极深,他所阐明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被列入19631964年国家重大科研成果104项。他领导的“低碳马氏体强化理论及应用研究”课题,获得了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他出席了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材料   大会及第六届国际热处理年会,并应邀在开幕式上作了主旨学术报告。

——摘编自陈小玮《交大西迁人的家国情怀》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通大学西迁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惠久教授的主要成就及体现的西迁精神。
2022-05-14更新 | 3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上台的)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十几年过去了,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举办“100名最伟大的美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丘吉尔、黛安娜和莎士比亚。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hanel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地前面的是现任首相布菜尔和著名的艳星乔丹。

——李晔《回忆:我们记得撒切尔主义忘记撒切尔夫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舞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