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7 题号:133173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牙帝国商品流通表


——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与早期的近代世界贸易体系》


从材料中分类提取有关“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航路开辟以来,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核心国与外围国的贸易关系不断变化,世界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等的需求。

——阿瑟·刘易斯《增长与波动》

材料二 到19世纪末,英国消费的五分之四的小麦和五分之二的肉类都是进口的。另一方面,不少亚非拉国家已经习惯于满足欧洲某一特定国家,有时是某一特定工业的需求,到1913年时它们已经无法与其他国家、其他产业,甚至无法与自己的近邻打交道了。

——卡·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物、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商品买卖的价格是世界一致的,比方说,在小麦买卖中,商人们每天通过电报和海底电缆,了解明尼阿波利斯、利物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格但斯克的价格;然后根据各地的行情将自己的价格加以调整,他们到最便宜的地方去买,到最贵的地方去卖,从这一点来讲,世界小麦的供应干脆就是根据需求和支付能力来进行分配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个世界出现一个统一的经济体制,与此同时,第一次把远方地区带进竞争之中。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贸易关系呈现不同状况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部分亚非拉国家丧失经济独立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国际商品价格调整的因素。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020-07-06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东晋以来随着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江南的开发速度日益加快。宋朝时期形成了“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农业的进步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民营手工业在宋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制茶业和制瓷业最出色,成为了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这些行业的繁荣带动了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当时的海船载重大大增加,在泉州出土的宋船重量约为250吨,属于中等船。宋朝在当时国际军事舞台上远逊于汉唐,其政治弱势地位使它缺乏胸怀世界、吞并八荒的政治抱负……十字军东征、塞尔柱突厥人的兴起迫使阿拉伯商人把海外贸易视线转移到东方,向东方开辟新商路。北宋中叶,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宋政府规定只许“自广州路入贡,更不得于西番出入”。从大食来访的使节“贡赋不绝”,宋代海外贸易直接和间接地扩及欧洲、中东、东非、印度、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地。

——摘自王树伟《宋代海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件事把世界上最遥远的部分联结在一起,让它们能够互通有无,能够增加彼此的快乐,能够促进彼此的工业。其中,这些发现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将商业体系提升到了一个壮观和光荣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发现,商业体系要达到这一程度是不可企及的……两个新世界对欧洲的工业打开了大门,它们两个都比旧世界更巨大、更广阔,其中美洲市场还每天都在成长得更巨大。

——摘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     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丝绸之路与前代相比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两件事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的航海事业“随郑君之没以俱逝”的原因。
2017-07-14更新 | 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材料一

郑和船队哥伦布船队
规模最多200艘,最少62艘,其中大船坐2万人第一次3艘,最多17艘
船种各船种分别负责指挥(宝船)运粮、运兵等任务一艘旗舰,两艘轻快帆船
配备配有水手、船师、工匠、医生、翻译、武装人员等装有大量财物第一次航行只带了约15个月的食物
路线出南中国海,经印度洋至非洲东海岸横穿大西洋到美洲

材料二 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向当地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交换货物。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船只来“朝贡”,其中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地区)国王亲自来朝见明朝皇帝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

材料三 哥伦布《航海日记》写道:“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正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毫无疑问,在这片新大陆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

后来西班牙的殖民者不断来到美洲大陆,最终促使当地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印第安文明结束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2019-06-13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