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13385278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最主要的时代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晚期,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亟需建立与远东的中国、印度和南洋的直接贸易关系。除了财政需求外,伊丽莎白政府发展海外贸易的这种诉求由两个现实决定。一个原因是外部的荷兰、葡萄牙等国垄断了通往东方的航路。另一个原因是国内重商主义观念盛行。1599年,以伦敦商人为主体的英国商人提出发展东印度公司的请求符合国家的政治诉求。160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为期15年的公司特许状,标志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正式成立。

——摘编自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

材料二   美孚石油公司是美国第一个托拉斯组织,是各公司效仿的对象,也是发展最完善的托拉斯;它不仅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行业垄断,而且经营范围已扩展到铁路、航运、铜业、钢铁、银行等;它在州政府、联邦政府、新闻出版、大学、宗教等领域都有势力;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托拉斯公司,象征着企业的“效益和组织”。同时,美孚石油公司史实际上是一部公司的“非法行为史”,是这只“大手”如何攫取同行的“战利品”,“扼杀其未来发展”的历史。

——摘编自【美】艾达·塔贝尔《美孚石油公司史》

材料三   逆全球化的发生是必然的,也是短暂的。冷战结束以来,欧美国家的政府放任金融资本肆意扩张,不仅导致本国制造业大量外移,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更导致国内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在这样的严峻态势下,代表产业资本家和国家利益的少数政客们试图通过逆全球化手段实施和加快再工业化战略,推动资本向本国的实体经济回流,进而重新牢牢主导全球秩序。逆全球化与其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逆转,不如说是西方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试图扭转不利形势而采取的掩人耳目的短期策略,紧随其后的将是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西方垄断资本将会再次在全球扩张。

——摘编自谢长安等《逆全球化还是新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简析英国政府“亟需建立与远东的中国、印度和南洋的直接贸易关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印度公司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孚石油公司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看待它的“效益”。
(3)作者认为“逆全球化的发生是必然的,也是短暂的。”根据材料三分析其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19世纪中期,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经过多次谈判,商定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妥协方案。1944年7月,英、美等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英美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材料三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材料四   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的经济体系以及主导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欧元问世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020-08-12更新 | 3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完成英国工业革命的核心人物是工匠的儿子瓦特,是铁匠的儿子法拉第,是农夫的儿子焦耳。他们自小就生活在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勤奋好学,并能自觉接受科学对技术的指导。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位平民出身的发明家都有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实验室。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赢得全社会的普遍尊敬,这也是技术和科学相互交融最光辉的典范。

材料二   对于世界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原本在西方文明视野之外的美洲和澳大利亚彻底西方化(欧洲化)。工业革命对生产的促进拉动了欧洲对世界原料和市场的需要,而工业革命的剩余资本也四处奔走,这一切都促进了欧洲对世界的殖民活动。同时,即使在一些不完全属于欧洲强国殖民地的地方,例如中国,也迫使其成为欧洲的附属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平民发明家做出的重大贡献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关系”的。
(3)根据材料一、二,从英国工业革命来看,指出“自主创新”需要具备的社会条件。
2022-05-20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材料二 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从北大西洋东岸转移到北大西洋西岸。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期世界经济贸易中心转移的原因。
(4)综合以上原因分析,概括影响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变化的因素。
2019-05-09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