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 戈尔巴乔夫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5 题号:13409583
有学者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虽然允许个体经济存任,但仍受制于传统社会主义理念,视市场为资本主义的,用国家订货代替国家计划,实质是反对市场经济。该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
A.在经济领域方面收效甚微B.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C.未能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D.学习了中国改革成功经验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2017-11-05更新 | 15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2】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勃烈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B.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D.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2016-11-27更新 | 4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下列符合这位领导人的是
A.推广种玉米,挑起古巴导弹危机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迫使美国实行战略收缩
C.放弃苏共领导权,导致苏联解体
D.1992年开始实行“休克疗法”,推动国民经济私有化
2017-12-03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