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134664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阎立本,陕西临潼人,出身贵族,深受父兄影响,是昭陵和大明宫的主要设计者。在大明宫的设计中,他将宫殿和园林融为一体,将整个宫城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娱乐为主,宫城内的建筑均根据中轴线对称均匀分布。大明宫的含元殿沿袭了传统的高台建筑,以突出皇宫中轴线建筑的高大威严,两侧建筑则相对低小简单,采用减法处理宫殿内部建造,扩大了殿内空间,将自然地形,地貌与人工建筑有效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恢弘的气势。654年,阎立本遵照武则天的旨意,改变皇宫的命名规则,将正门取名为丹凤门,且将代表着男性的“麟”字运用到后宫的大殿里。大明宫的建造见证了唐朝的繁荣和辉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奇迹。

—摘编自焦兰迪《论阎立本对唐代中国画及建筑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阎立本的大明宫设计理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阎立本的大明宫设计理念的因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郭永怀.山东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46年成为康奈尔大学教授。期间,由于在专业研究上的卓越表现和贡献,声名鹊起。但是他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阻挠,于1956年9月毅然踏上归国的征程。回国后,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他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中国核弹与导弹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2018年7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已正式向国际社会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6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郭永怀星”

——摘编自张玮《郭永怀:一位不应被历史遗忘的科学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永怀毅然回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永怀的历史贡献。
2020-05-09更新 | 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鸦片战争及其后续耻辱的触发之下,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开始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视野。鲁迅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以某种历史的经验和自我的体察方式来寻求答案。这种多重维度的民族意识支撑了鲁迅一生的思想。鲁迅的民族意识通过对“立人”及“改造国民性”等问题呈现出来。他不能通过一种体系化的政治建构来阐述他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相反,他更喜欢用自己的理性态度和人生经验来与“黑暗捣乱”。鲁迅关注的不是将来的“大同社会”,而是坚守现实世界,并固执地追问国民个体在现世的生存状态。这一点也成为鲁迅与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陈独秀、胡适等政治知识分子的最大不同之处。

——摘编自《矛盾与困境:鲁迅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鲁迅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鲁迅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特点。
2018-02-11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作为20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倡导新型的救济福利主张与理念,开辟新型的救济福利工作道路,为中国社会救济福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她认为“救济只是反法西斯的救济,救济只是争取民主的救济。”基于国际援助相互性的立场,宋庆龄打破了传统的救济是单方面恩赐的观点,首创了一种全新的观念。宋庆龄和她领导的机构坚持反对一些外国救济机构把对中国人民的捐助与救济视为“行善”和“施舍”,她曾一再重申:“就救济工作的意义来说,就是我们要创办和维持一些可以自给自足的工作计划,这就是我们的指导方针。”她多次阐明“中国救济事业、作为积极的、民主的活动、就是要按照平等、按照比例的原则对所有抗日的人民予以援助。”宋庆龄提出,福利工作是国家的一种责任,为人民谋福利是国家的责任,尤其是教育、就业、医疗,是每个人应享有的基本福利。

——整理自沈海平《宋庆龄在中闰救济福利领域的贡献与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庆龄救济福利的主张与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庆龄救济福利的贡献与作用。
2019-03-27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