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0 题号:134794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共同利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且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毕竞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古代政治家、思想家所向往和逸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统一的理想社会…

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遵君爱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感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的思想。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选取材料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特点表述明确,史实充分,表述清楚。)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师古人、师造化、师吾心”,是中国画的传习之道,也是伟大画师的自我成就之道。

“师古人”,要求绘画创作始终与古人相往还,与先贤共吐纳,与伟大作品相契相知,与千年传承绵延一体,这是中国艺术守正创新的根本所在。

“师造化”,一如古代伟大画师们,在绿水青山之间,领略天地造化的媸与妍,于聚散浮沉之际,感悟人间万象的常与变。他们感物兴怀,穷情写物,所以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一切都能成就画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一切皆可摇荡性情。

“师吾心”,画为心印,画史亦是中国人之心史。面对夏圭的《溪山清远图》,我们看到千岩竞秀、山高水长;展开许道宁的《渔父图》,我们顿感江山岑寂、地老天荒。伟大的画师们总将自己的情志化作风云万态、花草精神,将无限心事托付青史青山、野老渔樵,这也是“师吾心”的真髓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画的传习之道对绘画创作者的启示。
2024-05-18更新 | 2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2-09-01更新 | 361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总书记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到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进行了“精准画像”。


——摘编自杜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中华文明的一个突出特性,以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7-04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