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美苏“冷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3582026
1961年美国国会通过“共同教育和文化交流法案”,为发展针对第三世界未来领袖的教育和训练项目提供了法律依据……“青年领袖项目”不断扩大,如致力于“加强潜在领袖与美国人民和机构之间交流”的非洲子项目,仅1964年就新增517个名额。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加紧了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B.大力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发展
C.对外战略重心转向第三世界D.开始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亲美政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史学界认为,“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共产党中央情报局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018-05-20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③华约的成立
④北约的成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①④
2018-01-18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美国将德国的西方国家占领区正式纳入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范围之内,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币制改革,此后苏联对进出柏林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实行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这表明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A.奠定了两极格局框架B.促进西欧经济的复兴
C.加剧了欧洲局势紧张D.缓和德法两国的矛盾
2020-07-18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