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137590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宋以来,江南苏松常嘉湖等地区成为全国的大粮仓,但是随着江南农业的富庶,重赋的灾难又落到江南。全国赋税绝对值不断上升,而苏松常嘉湖又畸重。明中叶丘浚说的最为概括:“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嘉湖

五郡又居两浙十九也。”江南农业在兼营商品性作物和手工业中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取得了可观的成果。然而历几个世纪苦斗而获得的较高经济效益,却被不合理的高赋税所吞食。

本来可以有所飞跃的江南农业实际上被“均调”拉平了,处于与北方相差无几的积累水平。

如果不是这样,江南地区经济的突破恐怕会出现得较早;就一个地区而言,难说就不能率先经济转型?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江南农业发展新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江南地区经济未能实现转型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州等地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并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如江南原为粮食丰裕地区,宋元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之民谚,但到明代中后期由于棉、桑等作物的广泛种植,致使粮食严重匮乏,只得从湖广、四川等地大量输入,民谚也一变为“湖广熟,天下足”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得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材料二 一位外国人在考察了湖北地区种植情况以后说:“是处播植,如所见小麦、油菜、蚕豆各种子,并不选择坚好肥硕之品,甚至杂有草种,亦不剔除。最为可异,其所用农具,颇欠精良。……所见棉花较美国远逊,其故殆由排种太密,不知选子,且地气嫌太湿、太冷、太酸。见耕地之法似欠讲求,所用齿钯、锄、犁等具,均甚笨拙,翻土既不能深,碾土又不能细;所用耕牛大车,蹇缓无力。外国耕地多用马,中国马少,倘不能改用,宜用壮健之生,或一犁双牛,较可得力。至农具尤亟应改制精良,庶几事半功倍。”这种说法大致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生产的一般状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对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2023-04-18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于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

隆庆开放海禁之后,大批中国商品以东南亚为跳板流入欧洲和美洲……与海外贸易的发展相联系,白银货币化成为明朝后期到清朝引人瞩目的现象。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明朝中期,朝廷被迫弛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不变质、易分割、价值高等优点,其货币化本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清初,厉行海禁,严禁民间船只私自出海。康熙平定台湾后,于二十四年解除海禁,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地为对外通商口岸。但到乾隆二十二年,又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朝中外交往活动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清前期对外政策出现怎样的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023-03-28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交易。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农业领域积极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并扩大其耕种面积,同时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手工业领域包括的范围不仅日渐广泛,同时在各个行业的规模、数量、工具以及技术方面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和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当时商业领域的进一步繁荣,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加、区域性商人群体的结盟以及白银的广泛使用等方面。另外,新兴商业城市以及商业化的市镇经济也逐渐兴起,并且开始出现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如松江、杭州等城市。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022-11-26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