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 美苏争霸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 题号:1389869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6年以来,美苏在核军备控制上的立场一直相左。美国主张把军备控制与核查相联系,苏联则坚持把停止核试验与核查等问题分开。1957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禁止核试验的主张在美国暂时消退。1958年,艾森豪威尔政府率先建议不再实行军备控制与核查相联系策略,单独达成暂停核试验两年的协议。1958331日,苏联宣布暂停所有核试验,呼吁英美也禁止核试验。民意测验表明,美国公众赞成禁止核试验。同时,国际社会反核运动向纵深发展。根据安排,英、法、美、苏四国首脑于19605月在巴黎召开峰会,讨论签署禁止核试验条约。但由于在会议召开前夕,美国U-2侦察机入侵苏联被击落,导致首脑会议未能如期召开。美苏禁核谈判相互指责,美国希望以核查为切入口,打开苏联社会大门,苏联同样把禁止核试验作为对美冷战的工具,双方核谈判陷入僵局。

——摘编自刘子奎《核查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禁止核试验谈判(1957~196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禁止核试验谈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20世纪五六十年代禁止核试验谈判破产的影响。
【知识点】 美苏争霸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祥地。从全球战略角度来看,以欧洲为中心,亚非就是其两翼,如果控制了欧洲,就进而可以控制亚非称霸世界。二战后美国开始以自由世界的领袖自居,它的“救世主”精神或日使命感更加强烈,奉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苏联历史上的侵略危险几乎全部来自西部,惨痛的历史教训使苏联不得不首先考虑安全问题,而最现实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战线尽可能向西部推移,从而把东欧这个昔日进攻苏联的跳板变成保护自身安全的缓冲地带和安全屏障。故而,美苏在欧洲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同时,既进行着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又进行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抗和争夺。在亚洲,由于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发展,使建立在美苏实力均等基础上的雅尔塔体系出现了向社会主义阵营倾斜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又是在武装战争的形势下进行的,美国以为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表现,严重威胁到了自由世界,因此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使用战争手段来维护雅尔塔体系在亚洲规定的格局,故而在亚洲爆发了冷战间具有世界意义的局部战争。

——摘编自李接德《冷战在欧亚两洲表现不同原因之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在欧亚两洲的不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在欧亚两洲表现不同的原因。
2021-11-25更新 | 2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经济展开了一系列遏制行动。

19483月,美国政府实行贸易管制制度,禁止向苏联、东欧国家出口美国贸易管制清单内的各种物资。次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出口管制法》,把对苏联的贸易管制战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1949年底,为了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新技术,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通过削减援助等方式逼迫西欧和日本进入共同防卫的轨道上来。1979年,美国新的《出口管制法》正式将限制高新技术转让作为出口管制的重点。

19801月,美国政府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宣布对苏实施粮食禁运,中断对苏出口粮食,并协调盟国参与粮食禁运。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政府通过禁运石油管道设备的措施,迫使西欧放弃与苏联业已签订的大口径石油管道出口协议,并要求西欧减少对苏联石油的依赖。1983年,美国通过国际能源机构,限制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

——摘编自叶桢《以史为鉴:冷战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等


(1)根据材料,归纳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经济遏制的主要领域及其内容。
(2)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经济遏制的基本特征。
2022-05-04更新 | 2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年中苏结成同盟的动机,除了意识形态的因素外,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然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以苏联盟国的角色加入冷战,其结果无疑是把美苏对抗的前沿阵地推到了太平洋的西海岸,于是台湾地区和日本的战略地位便凸显出来,由此导致了美国对远东乃至整个亚洲政策的定向。朝鲜战争进一步使美国明确了在东亚的集体安全政策,并把两大阵营在亚洲的对抗推向了高潮。美国在决定介入朝鲜战争、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同时,迅速确定了对日和约的新方针把日本作为反共同盟国及早实现单独媾和。1951年,美国抛开苏、中单独与日媾和,签订《旧金山和约》。面对远东地区的被动局面,斯大林和毛泽东决心在朝鲜停战谈判中采取强硬立场,通过拖延战争的策略,把美国的力量吸引和消耗在远东。这样,苏联拉住中国和朝鲜,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方战线,而美国则把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纠集在一起,构筑了东亚的共同防御体系,远东冷战的格局从此定型。

——摘编自沈志华《中苏同盟、朝鲜战争与对日和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远东冷战格局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远东冷战格局形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1-04-12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