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6 题号:14115582
读图旨要

1956年到1976年的二十年间,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整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战胜备种困难,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惰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重要成就。





问题导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取得了哪些成就?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任新民(1915﹣2017),安徽省宁国市人,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任新民赴美国留学,始终坚守“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上”的座右铭。为了建设新中国,供职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主任等职。他关爱学生,他主持中近程导弹发射并获得成功,之后又开始了液体中程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经过百余次的试验后才取得成功。他是发射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1984年,任新民就提出了对载人航天技术进行论证和规划的建议,晚年还撰写了诸多有关航空航天的科学著作,不断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摘编自谭邦治《任新民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任新民为新中国做出的重大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任新民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2023-09-29更新 | 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采取“以民教民、能者为师”的方针,积极开展农村冬学运动和职工教育运动。据统计,仅1953年,全国农民参加冬学(农校)的人数就达到4885万,参加职工业余学校的工人也达到300多万,一些大型的工矿业还办起了职工夜大。当时上到国家级出版社,下到县乡扫盲学校,各地出版了很多种不同文化水平的“识字课本”。有面对工人的,也有面对农民的,还有专门教城市家庭妇女的。在运动中,一位普通解放军战士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扫盲学校的教师每天从报纸上和《时事手册》上找些有关国家大事的文章念给学员听,农校还请农林局的人来讲农业技术课。各地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协助政府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如组织乡村抗旱大队、参加修路、进行社会服务活动等。

——摘编自吴敏先、方海兴《论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展农村冬学运动和职工教育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开展农村冬学运动和职工教育运动的意义。
2024-05-26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人物事迹
19世纪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20世纪
40年代
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0世纪
60年代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材料二   张桂梅,女,满族,19576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张桂梅同志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希望。长期义务兼任华坪福利院院长,多方奔走筹集善款,20年来含辛茹苦养育136名孤儿,被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民教师以德施教的仁爱之心和至善至美的师者大爱。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分析三位英雄模范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楷模的价值。
2022-08-12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