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14133466
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得到统治者认同B.都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都抑制了土地兼并D.完全代表人民的利益要求
【知识点】 儒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C.法家思想的影响D.墨家思想的影响
2016-11-21更新 | 7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学者对先秦时期的思想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典籍主要内容思想主张
《尚书·夏书》夏初哀悼太康失国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周书》武王伐纣誓师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
《管子》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汇编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战国策·赵策二》战国时期纵横家的策论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儒家首倡民本观念B.诸子百家均关注民生
C.民本思想源远流长D.天命观念的不断弱化
2022-04-19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易中天教授曾经评价先秦某思想家说:“在他心目中,‘民权高于君权’。在他看来,君权虽为天授……名为天授,实为民授。”以下各项中,能够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18-09-17更新 | 1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