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中央集权的发展 >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 题号:141559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几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材料三 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四 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3)列举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
(4)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四的观点的?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即诸侯国)屏国。

——《左传》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   观察下图


材料四   



(1)材料一述的是一种什么政治制度?诸侯有何义务?
(2)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在君权与相权的处理上,四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2-08-22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二汉初政论家贾谊上《治安策》于汉文帝:“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从建永无休止以少其力,力少则易治,此安宁之术也。”
——《汉书贾谊传》
材料三(晁错)说上曰:“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则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传》
材料四(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边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候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销自稍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分析汉初分封王国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对于秦亡原因的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使西汉的地方行政体制与秦朝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材料二、三、四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上材料三和材料二、四有何不同?你认为哪种手段更为恰当?为什么?
③这一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
2016-11-18更新 | 9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

材料一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

——邱树生、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武周之后,进士之门不乏出身“荒微寒贱”之士……其实,进士取士人数有限,每第不过十数人,选取方式也远非公平,但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它提供了在最广泛的基础上,最众多的候选人中选拔最“精英”的人士的方式,人人都能以平等的条件,争取这种身份。

——李春青《隋唐气象》

材料三   根据不同的国情采用不同的政治体制,才能促进每个国家的发展。权力集中于中央在中国当时是一种普遍的政治体制。虽然地方权力有时会威胁中央,但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个常态这应该是没有异议的,这说明其实用性很强。也就是说,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与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作为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解胜华《中央集权制度的利与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科举制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决定中国古代实行中央集权的国情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手段。
2019-09-10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