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5 题号:141615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本土棉纺织业起步晚,早期从印度输入大量棉纺织品。在早期的印英贸易中,棉纺织品是主要的出口商品。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棉纺织品产量飞速提高,印度棉纺织品成为英国扩大棉纺织品市场的障碍。英国利用殖民统治的便利,从印度大量掠夺棉纺织业的血液——棉花,导致印度本土棉花大部分输往英国,本土棉纺织业原料供应不足。……英国在印度大规模建立种植园,强制雇佣当地人,使部分劳动力被挤占。……与此同时,英国政府鼓励本国棉纺织品销往印度,为了抢占市场,不惜补贴出口。……近代早期,为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强占市场,占有先机,英国资本家开始在印度开办工厂……它们牢牢控制英国市场,挤压印度近代民族工业。

——摘编自杜金骑《18-19世纪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探究》

材料二   18601月底,曼彻斯特商会的成员聚集在该市市政厅举行年会。在当时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聚集的这68人中,最显要的当属棉花贸易商和棉产品制造商。在过去的80年里,这些人把周围的农村地区整合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囊括农业、商业和工业生产的全球性网络枢纽。……他们站在一个世界性帝国——棉花帝国的中心。他们统治的工厂里,有成千上万的工人操作着巨大的纺织机和轰鸣的动力织布机。他们从美洲奴隶种植园获取棉花原料,再将其工厂产品贩卖到世界各地最偏远的角落去。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印英棉纺织贸易中印度地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棉花帝国中心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工业主义极大地推动了政治革命,过去两个世纪的民主运动都受到了新工业主义的影响。它主要靠发展城市生活来实现这种影响。制造业生产体系需要劳动人口在大的工业中心聚居,因此,受新工业主义影响的国家的人口已经从过去的乡村农业人口占主导变成了城市工业人口占主导。而且城市生活加强了民主意识。……新工业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政治结果就是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大工厂、作坊和劳动车间生产效率的提高迫使生产者去寻找过剩产品的国外市场。……新的工业主义将过去在家庭里主要由女性成员承担的工业模式转移到了工厂里进行生产。女性也就随之从家庭走向了社会,与男性一同进行竞争。

——摘编自(美)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工业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工业主义”的社会影响。
2021-02-26更新 | 1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说,此前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是由转为大租佃主的各庄园主在各个村子进行的,18世纪的圈地就带有集团性的有计划实施的性质。1688 年政变后……代表新贵族利益的议会积极支持扩大本阶级的地产……通过立法形式采取的合法行动(进行圈地运动)。圈地从道德评判层面上讲,给小农带来深重灾难,使大批农民无家可归……
材料二   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济贫法》。其主要内容是: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
材料三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8.25
13.5
21.0
27.5
51.0


材料四 1802~1803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 万英镑;1813 年,增长到860 万英镑;1817~1818 年, 达到前所未有的930万英镑;从1802 年到1833 年,济贫税增长了62 %。
材料五   1802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1833年英国第一个有实效的工厂法问世,1834年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 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圈地运动在18世纪之前和18世纪之后有什么不同,根据材料二,结合材料一,指出1601《济贫法》出台的背景。
(2)材料三反映了英国近代什么社会现象?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种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五指出英国政府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3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借助充沛的能源——煤炭,英国新兴的大机器工业在英格兰西北部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有活力的新工业城市,在该地区纷纷涌现,如雨后春笋……其中曼彻斯特是当时的棉编织业中心,这里数百家工厂都有六七层高的厂房,硕大无比的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

——《世界通史》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概括英国西北部“新工业城市”兴起的主要因素。



               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棉纱厂

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来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来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上述材料,以英格兰为例,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①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②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③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3)我们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往往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
视角一: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材料二观点中属于此视角的是        (只填写序号)
视角二: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纵向看是文明的转变过程。
材料二观点中属于此视角的是        (只填写序号)
视角三:新航路开辟开始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血腥暴力与殖民争夺。
请你结合所学用史实论证此视角。(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04-1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