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51 题号:1418148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材料二:“……在当前的危机时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

——以上材料均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34日)

材料三: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以选派代表与雇主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用童工。

——《国家工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款(19336月)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五:“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基本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但是它的结果又加深了资本主义的矛盾,造成新的、更深的危机。”

——《世界历史第二册教学参考书》


请完成:
(1)材料一“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中的“危急关头”和材料二中“危机时期”是指什么?
(2)请用史实说明罗斯福政府是通过哪些措施“给人民工作”的?
(3)材料三的内容所起的直接作用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罗斯福新政为什么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
(5)结合材料一、三,判断材料五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材料三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面对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什么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哪些新变化?
2020-08-04更新 | 19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美分一磅,牛肉五美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美元。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农业调整法》: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请回答:
当千百万失业者正忍饥挨饿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却让农民减少耕地和屠宰大批牲畜,因此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受到最广泛的批评。你怎样看待这一措施?
2011-06-06更新 | 90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材料二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材料三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它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

材料四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

——《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2009年第10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2018-02-21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