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1440827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三省在制令、审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相互会有牵制、制约、推诿和颉颃现象……为缓和这种矛盾,唐初就使中书、门下两省联合议政,这就是政事堂的设置。

参加政事堂议政的起初是三省长官,但国君为了广泛延揽人才参与朝政,同时为了避免宰相年龄结构的老化,于是对一些资历较浅又取得皇帝信任的官员,用特别名义和头衔给他们以参政的机会。这种以皇帝近侍的低级官员参与中枢政务的模式,目的无非是想控制元老重臣,防止他们擅权……此后,凡带有“同平章事”和“同三品”衔者为宰相,即使是素享“真宰相”的中书令、侍中也必带此衔,唐代宰相府少者二三人,多者八九人,睿宗时增至十七人,成为集体议政军国大政的机构。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初设立政事堂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政事堂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绝不该不经中书、门下而径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皇帝般被逼上断头台。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43、44页(有改动)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括号内文字系添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2018-11-04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政治制度多有创新,而且体系完备、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祠题。

材料一 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圆,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唐)杜佑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等划,于事稳便,方可委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唐太宗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历史进步性。
(2)基于材料二的认识,唐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优越性。
2022-11-10更新 | 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简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历史学岛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据材料二,说明东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的合理性。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东西方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成因。

2018-11-10更新 | 1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