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道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14413740
在春秋时期的一次争辩中,有人指出“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法),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法),则不忌上。并有争心,以徽于书,而侥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国将亡,必多制’,其此之谓乎?”该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子产B.叔向C.孟子D.韩非
【知识点】 道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倡王道政治,主张仁政;道家反对战争,主张均平;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与上述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的是
A.夫民,神之主也B.天人合一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发明本心
2020-12-03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成语“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出自
A.《论语》
B.《道德经》
C.《韩非子》
D.《墨子》
2019-03-28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
A.以德治民的思想B.无为而治的思想
C.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D.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
2020-01-04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