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疆域的奠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7 题号:146099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坚持“四夷一家”的理念。平定西突厥后,唐政府在西域按照因地制宜、顺俗施化的羁縻策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立直属州县制,如新疆东部一带,汉族较为集中,风俗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与中原相近,唐王朝便在这一地区建立与中原一致的行政区划,设立州、县、乡、里,直接进行行政管理。而在唐王朝控制的天山南北及中亚北部广袤地区,由于部族林立,社会经济文化与中原地区有着较大的差异,就以羁縻府州为主要管理形式。在这两套行政建制之上,另设直属于中央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以总揽全局,保障着唐王朝在西北地区军政号令的统一。这种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一区两制”,在当时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是绝无仅有的。

——摘编自周德钧《略论唐代治理西域的大战略》

材料二   康熙帝强调:“朕统一寰区,无分中外,凡有人民,皆吾赤子。”平定噶尔丹后,清政府在新疆地区主要也是采取军府制度,以将军所辖下的都统、参赞、办事、领队等各级驻扎大臣兼管民政。在地方行政方面,因当地民族成分复杂,居民的社会习俗各异,故又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和伯克制(类似于西南的土司)。新疆于1884年建省,虽然这一历史事件是新疆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就当时而言,以行省取代过去的军府制度,事实上结束了新疆内部天山南北多种行政制度并存的状况,完成了区域一体化的政治追求,使新疆第一次实现了与祖国内地的行政制度的统一。清朝实施了比历代封建王朝更加有效的行政管理,使中华民族成为统一、疆域辽阔的国家。

——摘编自来仪《略论清政府民族观及民族政策对促进各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与清朝在西北边疆治理上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西北边疆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21-22高一上·安徽·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疆域的奠定 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形势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满人入住中原后,清廷依然采取向周边扩展进取的策略,在占领足够大的疆域之后再按照各地习俗分而治之。清廷视周边民族地区与中原为一体,却在治理政策上有高度的灵活性。如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在新疆地区实行伯克制,也就是一种遴选当地贵族作为首领的制度,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在藏区实施达赖和班禅为首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此同时清廷又在边疆地区直接派遣将领,如在漠北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办事大臣,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等,都是直接控制的方式进行管理。

——摘自侯旭东、甘阳主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开拓疆域和稳固边疆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经略边疆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2024-01-16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松筠(1752—1835年),字湘圃,蒙古族人。乾隆五十年(1785年),松筠奉帝命办理俄罗斯贸易。俄属布哩雅特人劫掠蒙古库伦商货,俄国官员不按照两国约定向清廷移交案犯,清政府发文交涉,俄不予理睬,清政府停止边贸往来。贸易久停,俄有悔意,撤去旧官,屡请开市,未得清廷允许。松筠积极斡旋,历经七年,使长期停止的边境贸易恢复正常。松筠两度出任伊犁将军,离任时共垦田六万四千亩;关心边疆文化建设,组织学者编撰《西陲总统事略》和《钦定新疆识略》,是晚清西北史地学兴起的标志;松筠边疆治理经验丰富,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清史稿·松筠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松筠治理边疆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松筠治理边疆的意义。
2024-05-09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改革】

材料一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唐皇长策】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清帝奇功】

材料三   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1)材料一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举例说明。
2023-06-11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