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 王位世袭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14647947
战国时魏国的《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而《史记》记载: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这说明
A.《竹书纪年》成书早最为可信B.夏朝中央内部对王权的争夺日趋激烈
C.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D.《史记》符合儒家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
21-22高二上·黑龙江哈尔滨·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学者指出:“文明起源的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夏商时期汇聚于中原,成为中华文明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有
①汉字书写的成熟   ②早期政治制度的萌发
③青铜技艺的成熟   ④宗法分封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2-20更新 | 2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为有关夏朝工位继承情况的史籍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结论是
《竹书纪年》益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君位。
《中国历代帝工》益继位后,有些部族并没有臣服益,而拥护启,并对益的部族展开战争,最后启胜而夺得权位。
《上古时代》白寿彝禹死后,本应由伯益做部落联盟的首领,可是由于夏部落的强大,他们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
A.伯益的权位最终被夏启所取代B.部分部族发动战争导致启夺得权位
C.启取代益源于其贤能品德和民意D.民主传统是启和益发生争斗的原因
2021-02-05更新 | 40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陶寺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牛河梁遗址
2021-11-03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