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5 题号:14662062
朱熹所著的《家礼》规定,家族必须设立祠堂。祠堂是家族活动的中心场所,主人(封建大家长)每天要到祠堂晨谒,而家族成员则“出入必告”“有事则告”。“或有水火盗贼,则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次及祭器,然后及家财。”由此可见,《家礼》
A.注重家族利益B.将天理与人欲对立
C.强调纲常伦理D.维护宗法分封制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乡约教化B.加强对基层的治理C.实行摊丁入亩D.全面推行十家牌法
2023-11-26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朝建立之初,规定民户立民籍,由布政使司系统管理;军户立军籍,由都司卫所系统管理。但设置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军民府则是例外,具有军民兼治、文武并存的双重特性,赋予其较普通府更为重要的政治地位和权责。军民府的设立(     
A.有助于扩展改土归流的范围B.消除了分裂割据的隐患
C.提高了边疆治理的军事效能D.混淆了户籍管理的分类
2024-03-29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雍正四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对里甲制度作出详细规定。乡、保职役应为“士民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者,报官点充,免其本身差役”。协助地方官承担征收赋役钱粮、办理地方司法事务、办理各种社会福利事务等地方公务。清代的里甲(       
A.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B.消除了地方治理的束缚
C.体现了地方自治的独立性D.巩固了小农经济的地位
2023-11-13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