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6 题号:14707388
从战国时期的“为户籍相伍”到汉朝的“编户齐民”、隋朝的“大索貌阅”再到明朝的“黄册”,户籍制度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建立起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旨在
A.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D.强化对基层的控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清朝实行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户口按期编审制度,规定户给印牌一张,备书姓名丁数,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来路不明者,就要捉去治罪。1772年朝廷废除了户口按期编审制度,这一做法(     
A.表明国家控制力的弱化B.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
C.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D.利于新生产方式的发展
2022-10-30更新 | 5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唐朝,“客户”是指离开原住地、迁往他乡的客籍户,依照本籍户的七、八、九等户标准纳税;北宋前期,“客户”专指无常产者,不直接承担差役和力役,而代由主户承担。这一变化(     

A.表明地区间的贫富差距缩小B.折射出赋役制度趋于货币化
C.削弱了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D.适应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
2024-03-18更新 | 26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为清咸丰元年的一份户籍凭证。这份“凭证”
A.兼具户籍管理性质和维护社会治安需要
B.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
C.体现了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加强
D.详列户籍人口,有利于政府征收人头税
2022-05-31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