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0 题号:14718680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后,君臣朝野之间,往往视之为不祥之物,士大夫多耻预其选。终晚清之世,国史馆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材料表明
A.天朝上国的观念已经动摇B.清廷被迫适应外国侵略需要
C.长期闭塞遗存的思维惯性D.布新而不除旧成为时代特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据如表可知三次思想论战(     
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论战简况
论战名称论战内容
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以忠信为甲宵,礼义为干檐(盾牌)”抵御外侮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展开论战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基本上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论战
A.双方在本质上并不对立B.实现了论战双方共赢
C.客观上推动近代化进程D.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2022-07-29更新 | 8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1877年,李鸿章在致郭嵩焘的信函中写道:“西洋政教规模,弟虽未至其地,留心咨访考究几二十年,亦略闻梗概。”但洋务运动时期,他践行的却是中体西用论所标示的内容。这说明李鸿章
A.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引进西学B.对中体西用的弊端有所认识
C.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全无认识D.为自己的政治投机开脱责任
2020-07-04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发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的风气:以前不受关注的墨子学说受到空前关注,古代大批能工巧匠的名字也突然走到历史前台,频频见于报端。这主要是由于
A.儒学地位的衰落B.政治改革的冲击C.中西文化的冲突D.维新思想的影响
2022-01-28更新 | 6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