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墨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4772294
《墨子·七患》说:“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这说明
A.墨子有一套完善的社会救济方案B.墨子的设想得以实现
C.墨于是社会救济专家D.中国的社会救济思想早已有之
【知识点】 墨家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谓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体现的本质是(     
A.诸子思想推动奴隶制度进一步瓦解B.诸子创立新的学派以指导各国变法
C.诸子针对社会现实提出的政治主张D.社会剧烈变革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2022-11-05更新 | 1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有四位学生讨论穿衣服的问题。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和地位,依据身份及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很好吗?”历史老师说:“你们四个人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儒家、墨家、法家及道家的思想。”请问下列哪一项较合适老师所言
A.甲—儒家乙—墨家丙—法家丁—道家B.甲—道家乙—墨家丙—法家丁—儒家
C.甲—儒家乙—法家丙—墨家丁—道家D.甲—道家乙—儒家丙—墨家丁—法家
2021-11-25更新 | 20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孔子释'礼’为‘仁’,把这种外在的礼仪改造为文化--心理结构,使之成为人的自觉即我意识,使人意识到他的个体的位置、价值和意义,就存在于与他人的一般交往之中即现实世间生活之中;这种日常现实世间生活的人群关系之中,便可以达到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体人格的完成、心灵的满足或慰安。”据此对儒家思想分析正确的是
①“礼”与“仁”两者相辅相成,要把外在形式的“礼”内化为人的精神自觉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
③其主张贯穿讲求实际功利精神
④教导人不仅要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社会责任感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