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清末新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9 题号:14784965
1905年,慈禧派载泽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回国后,载泽向慈禧阐明了立宪的三大好处“一是确保皇位永固”“二是外患渐轻”“三是内乱可弭”。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预备立宪”的实施
A.维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B.缓和了阶级矛盾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为革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光绪帝发布上谕指出:“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无拳匪之变,我中国能自强耶?夫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益贫益弱,不待智者而知。”这表明清政府
A.对民主革命浪潮深为担忧
B.对世界近代化潮流作出主动回应
C.对空前的政治危机作出被动应对
D.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2019-06-14更新 | 2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统计,在1850—1899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5%。在1902—1904年的573部译著中,社会科学占5%,历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学占21%,应用科学占5%,哲学占5%,文学占8%。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共识
C.民众文化素质得到大幅提升D.“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2022-03-22更新 | 1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D.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2019-01-30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