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 陆、王心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4875070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这里的“良知”指的是
A.社会的善恶道德标准B.三纲五常的社会秩序
C.内心固有的是非标准D.外部世界的运行规律
【知识点】 陆、王心学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著名学者吕祖谦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据此推知他们讨论的焦点
A.理在事先、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与本心体悟
C.正君心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D.气一元论,气是世界的本源
2018-03-23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孟子认为“良知”是人性内在本能的朴素情感和道德意识,能催生出巨大能量而实现天下大治。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圣愚皆同、人人自有、各个自足的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是不待思虑而能分辨是非善恶之心、是真诚恻坦之意。这表明王阳明心学
A.否定了传统的孔孟儒学B.继承和发展了程朱理学
C.高度肯定人的主体意识D.顺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2020-04-23更新 | 34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如图讽刺的是西方某位哲学家,与他的主张相类似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2017-12-15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