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3 题号:1489640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律成(1914-1976)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在父亲和兄长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1933年,郑律成来到中国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1937年“七七事变”后,郑律成结识了冼星海,并与其长期合作,出电形歌曲、灌制唱片。同年10月,郑律成怀着满腔热情奔赴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年,郑律成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音乐指导、鲁迅艺术学院声乐教员。随后郑律成创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延安颂》《延水谣》《生产谣》《寄语阿郎》《十月革命进行曲》《入路军进行曲》等等。19391月,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1945年,郑律成携夫人回到朝鲜,1950年,郑律成正式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定居北京。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摘编自陈志昂《抗战音乐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律成在抗战时期谱写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律成在抗战时期谱写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意义。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为人饶胆智,善骑射。万历二十七年,统卒五百,“裹粮自随”参与平播(播州土司杨应龙因私欲膨胀对抗中央政府)之役,贼平,良玉不言功。明泰昌、天启“援辽”,秦氏与兄弟子侄率军北上勤王。崇祯十三年,汝才(农民义军首领)犯夔州,良玉师至乃去。夺汝才大纛,贼势渐衰。十七年春,良玉慷慨语众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无敢至石砫者。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二百七十秦良玉》等

材料二 卸了罗襦缚绔褶,提兵累赴疆场急。战袍裂尽锦袍存,犹带当年泪痕湿。召对平台拜赐时,力旌健妇胜须眉。

——摘编自周建华、谭宏永、马世凡等《石柱文史资料:第9辑》

材料三 学习秦良玉忠贞爱国的精神,对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国民自信、促进青年一代的爱国教育工作等都极具现实意义。

——摘编自韦美兵《试论明代秦良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良玉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弘扬秦良玉形象的作用。
2022-03-10更新 | 8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殷正茂(1513~1593),字养实,歙县人。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广西、云南、湖广兵备副使,迁江西按察使,提督两广军务,军功显赫。其属官茅坤评曰:“殷公之擢给事中,而事先皇帝也,数以谏诤显。会方士以祷祠荧惑左右,公卿以下,并仿汉故事,附祠官祝厘。或以讽谏暑,公耻,独不与……公魁岸倜傥,多大略……公之皎然不射利、不诡名,尤公所独也。”

——据茅坤《茅坤集·赠殷石汀按察使序》

材料二 乡人论曰:“先是正茂为司徒(即户部尚书),邑人丁丝绢之役偏累(负担不平衡)有年,帅嘉谟讼于朝,正茂适肩其事,后虽中寝,(乡人)至今德之。”

——据万历《歙县志》传卷二《殷正茂》一

材料三 朝议评曰:“正茂在广时,任法严,道将以下奉行惟谨。然性贪,岁受属吏金万计。”

——据《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殷正茂》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殷正茂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
2022-02-08更新 | 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中期刘晏说:“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养民为先”。他提出赋税征课的三个原则:一是“因民所急而税之,则国用足”,二是“知所以取,人不怨”,三是对农民实行“常岁平敛之,荒年蠲救之”的政策。他在大历年间曾对户税、地税进行整顿,改变税率,把纳税时间分为夏秋两季。改革盐法盐制,用“官商分利”的禁榷制度取代了“官方专利”的禁榷制度,创立常平盐制度,采取自由经营方式进行盐法改革。

——摘编自丛建阁、刘振锋《山东地区古代赋税制度与赋税思想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赋税思想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刘晏赋税思想。
2022-01-15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